——马骏小说集《叶脉》序言
马骏是我的学生,2011年考入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一直担任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2班班长,并在2012届学生会竞选中以其出色的文字功底和个人实力当选文学院学生会传媒中心主任。在文学院马骏是个名副其实、大名鼎鼎的才子,不仅才华横溢,引人注目,而且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上大一时,他曾以一篇用文言文撰写的《陈情表》,例数学院汉语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坦陈自己的困惑和担忧,其文字颇具洋洋洒洒、古香古色之美,亦不乏中正阳刚、挥斥方遒之气,使得精通古典文学的教授们眼前一亮,心中尤喜。早在中学时期马骏的文学天赋就已崭露头角,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成为寿光市作家协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2012年5月寿光市作家协会还专门为90后作者马骏的小说《叶脉》举办了作品研讨会,引起了我市文学界和新闻媒体的兴趣和关注。
与马骏的交流最初是从古体诗词创作开始的,他是我来文学院工作后第一个主动与我探讨古诗词写作的大学生,曾经把自己中学时代写的一些古体诗词带来与我分享,使我对他的古典文学功底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有了直接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两年来,每逢教师节、母亲节和特殊的日子(比如我们文学院的名誉院长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和马骏还会以诗词唱和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传统方式,传递师生情谊,互致美好祝福,表达心中喜悦。因此我与马骏之间的短信往来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皆属个人原创。所不同的是,马骏的才思更加敏捷,吟诗用典信手拈来,用字也更加高古宽泛。交流之余不禁时常感慨,能够拥有马骏这样高素质的好学生,实乃文学院之幸、文学院教师之幸啊!2012年5月30日,马骏把小说《叶脉》部分章节的电子稿发给我,并发来如下短信:“郭书记,今天《寿光日报》对我的小说《叶脉》进行了专题报道,搜狐、天涯论坛、华夏天空等网络媒体也想签下《叶脉》的网络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版权。我清楚地知道,《叶脉》还有许多问题和缺陷需要改进,您是否可以为我引荐一位小说写作上的前辈,我想请教一下,充实我的文笔。”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学生的需要就是我的工作。我随即打开电子邮箱,把他发来的小说仔仔细细读了一遍,虽然由于年龄和兴趣的原因我已经多年不看小说了,但是欣赏自己学生创作的小说还是别有一番兴致和情趣的。当然,随后展开的一系列有关其作品的探讨交流、引荐指点也是真诚的、愉快的、专业的。
《叶脉》是马骏的小说处女作,构思于初中时期,创作于高中时期,完成于大学时期。虽然它只有22万字,而且是出自一名90后校园作者稚嫩的手笔,但是它反映的却是90后这个新兴群体的期望和诉求,让读者从中得以认识不一样的年轻一代和典型生动的“这一个”。它以6个90后之间约定的“叶脉之约”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们在一起校园阴谋中如何被人算计和利用,又如何卷入了一个惊天骇人的罪恶漩涡,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流浪汉和打工仔,他们直面一系列残酷的社会现实,经受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经历了一回回善与恶的较量,最终在与黑恶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上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生动诠释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人间佳话,同时也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反省和深思。小说以精巧的构思、流畅的文笔刻画了宫宇、萧楠、章彤、柳曼、董夕夏、杜子菡6个浑身散发着正能量的90后年轻人,他们在残酷的社会考验和生活磨砺中表现出了新生代身上难能可贵的团结果敢、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危机感,他们的乐观开放、踌躇满志、正直善良,与小说中一些成年人之间的相互设防、瞻前顾后、勾心斗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抨击了时下流行的“90后萎靡论”。
随着中国的强大、经济的腾飞,人们的物质生活日趋繁荣,但是人的欲望却在不断突破人性和道德的底线,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自私、功利和冷漠。当温暖人性的围栏年久失修,空虚与浮躁便乘虚而入,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善良秉性正在退化和遗失,于是社会上的说法也逐渐多了起来。近一二十年,有人说70后是迷惘的一代,80后是颓废的一代,现在又开始斥责90后是垮掉和堕落的一代。人们不断给一个时代的人加上钳制的定义和符号,似乎是想说明社会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与这代人的素质和某种基因密切相关。实事上并不是90后辜负了时代和社会的期许,而是我们没有为90后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纯净的社会环境。或许当整个社会开始反思社会道德缺失的根源之时,我们下一个十年的“xx后”才能真正的朝气蓬勃、继往开来。阅读《叶脉》,作者凭借自己情怀和语境心灵的双翼,文学“虚构”和“想象”的能力,让我们产生共鸣、激励向上,去相信社会上真的存在这样的脊梁少年,而他们将会是中国未来的栋梁和骄傲。
诚然,如果抛开师生情谊和志趣因素,单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客观评价这部小说,它的确还有值得商榷、推敲和改进之处。就像所有的新手一样,在语言、细节、节奏以及故事情节的整体把握上,肯定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欠缺,其写作手法、语言技巧也还需要进一步锤炼和完善。但是,这并不能影响《叶脉》这部小说的出版意义和独特价值,也丝毫不能阻止一名大学生对他所痴迷的文学梦的追逐和坚守,我依然看到了一颗文学新星在冉冉升起,因为只要他年轻,便有的是功夫和希望。记得塞缪尔·乌尔曼曾经这样说过,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何况我们的马骏才刚满21岁,是真真的鲜活、灵透、儒雅和年轻啊!
放眸天马行空去,更喜雏驹自奋蹄。但愿更多的大学生能像马骏一样,在文学这片神奇广阔的原野上,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梦想,开始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编织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演绎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恋,背负一种无怨无悔的坚持,去捕捉每一个乐观向上的电波,在文学阳光的亲密抚摸下,舒展并愉悦着自己的心灵,也温暖着故事内外的人们。(撰稿人:郭顺敏)